陈氏太极拳的练习步骤与方法
(一)熟练套路,明确姿势: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练陈氏太极拳必须保持思想上的清静,排除一切内外干扰“静养灵根气养神”“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静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所养,动作矫健,注意身法,初练太极拳,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就和初学写字一样,能写成横平、竖直、点、钩比划组合和方块就行,初学练拳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步法上只要求能做好弓步,虚步,开步和收步,知道方位即可,每天坚持10遍左右,两个月即可将套路练熟,这时要进一步跨虚动作要求,从头至足,一招一式进行纠正,在动作速度上尽量放慢。
(二)调整身法、周身放松: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的原则,要调整身法,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为了使骨节松开,伸筋拔骨,可选练些动作,如“金刚捣碓 ”、“掩手肱拳”、“摆脚跌叉”等,但要尽量放松,不要出拙力,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下,气沉丹田,同时注意松胯、屈膝、圆档,保持立身中正,随着腿部力量的增长,身法的放松,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自然下沉,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呼吸自然,肺活力量增强其毛病就会消除,这一阶段练习,需有3至4个月时间。
(三)疏通经络、引动内气:经络遍布周身,内联脏腑,外系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下表里是调节机体和内气运行的通道,“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微小的物质颗粒,很难直观察觉,人体内的精气,通过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生成,气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质,只有经络畅通无阻的情况下,才能引动和鼓荡,达到一气贯通,从而产生防病健身的积极效果,如有不顺之处,可以自行或请老师帮助调整身法,以得劲为准,练习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招一式精力专注,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保持一致,内气就会自然畅通,僵劲拙力也会慢慢克服,逐渐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内气会按拳势要求,产生有规律的鼓荡,达到一气贯通。
(四)形气结合、 如环无端:“形”是指形体,也就是拳式动作的外在表现,“气”即指内气,从医学的角度讲“形”、“气”是统一的,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以气运身,务令顺随”,就是要求每势每招要注意以意引气,以气运身,顺其自然,催动外形,通过形气结合反复练习,使内气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在体内运行,努力做到周身一致,内外合一,外形在内气的催动下,一动则周身全动,一静则周身全静,动静结合,起落旋转,无不顺其自然,也就是心到、意到、气到、形到,使内气一气贯通,肌肤发胀,手指发麻,足跟发重,丹田有发沉之感。
(五)周身相随,内外一致:是指全身形成一完整的运动体系,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连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相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合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阐明了周身相随,内外一致以及一气贯通的整体表现,要求周身相随,以内气催外形,气不到外形寂然不动,气一到,外形随气而动,伸筋壮骨,气血流通,消化饮食,祛病延年,皆缠丝内劲之功效,“缠丝劲”为陈式太极拳之精华。每天除坚持练习架式套路以外,可以结合练习推手,从而体会沾连粘随,棚、捋、挤、按的劲别, 校正拳式运动的正确与否
(六)稳固根基,充实内气:是指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扎稳下盘,以促使内气的充实与饱满,下盘稳固,上肢自然轻灵。所说的“下盘”就是指肢体的下半部分“腿”而言,靠腿的支撑力,以两足为基础,裆劲圆活自然、沉稳。“根本”指元气,元气藏于肾,肾气足则精力充沛,根源于肾通于丹田,禀赋与先天,又称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肾藏元阴元阳,元阴以养五脏之阴,元阳以养五脏之阳,周身之阳得以温,练拳时周身已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但在配合呼吸上不能恰当自然和细腻。
(七)触觉灵敏、知己知彼:这一阶段主要是练习全身空灵,身体皮肤感受的灵敏性,也就是接受信息传递采取行动的应激反射,这一阶段主要是练习加强加快这个反射的过程,必须以充实内气做中流砥柱,使内气充盈丹田,贯注全身,内置脏腑经络,外置肌肤毫发周身各部位如电充身,触觉极其灵敏,格斗时才能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彼微动,己先动,后发先至“还应经常练习推手竞击,在实践中,锻炼听劲,灵劲,周身上下结合劲,这一阶段后期,可以做到:眼神如捕鼠之猫,动作如捕免之鹰,身形轻灵矫健,意识反应及皮肤触觉十分灵敏
(八)得机得势,舍己从人:“得机”就是利用最恰当的时机,“得势”就是得到我顺人背的形势。“舍己从人”意思是舍掉自己,以顺从别人,随顺化解,不顶不抗,对方控制住我的手(梢节),我以肘肩来化解,控制住胸腰,我以裆劲与手臂来化解
(九)身如火药、一动即发:是内气充实饱满阶段技击的形式表现,这一阶段是太极拳的基本成功阶段,功夫已基本达到刚柔相济,肌肤周身充满内气,以具有强大的反弹力,只要对方之力一加我身,犹如弹药见火,哄然而发。
达到了这层功夫,周身内外已成为混圆一体,犹如太极之象。在这一阶段练习时,除了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外,主要以培养元气为主。
(十)变化无方、神鬼莫测:是形容拳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运动变化及技击表现难以看出,难以预测。玄奥渊博皆在其中,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练拳到此阶段功夫已经成熟,出神入化,奥妙无穷,举手投足,皆能阴阳平衡,八面支撑,内气已达皮肤之外,毫毛之间,外力虽未接触皮肤,动触毫毛即有感觉,随即化劲发出,威力无穷,岂有别法门,只要功夫纯,全凭一开一合,一笔横扫千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