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习练太极拳的益处
一提起打太极拳,有许多年轻人会不屑一顾地说:“那是公园里那些没事干的老年人干的事”。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年轻时拼命挣钱,年老时拼钱保命。’’我觉得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锻炼身体,应从小开始。 前不久,北京市体育局提出,体育生活化,就是指把体育健身活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成为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生活基本要素。换而言之,就是把体育运动当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一种习惯,这也是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全民健身,势在必行。
下面主要谈一下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是啊,少年强,则国强!
但是,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却令人堪忧。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这些年做的调查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成发育指标在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却没有相应提高。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多年,青少年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其中包括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都在持续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一倍;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教育部对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进行的体质健康监测也显示,与几年前相比,我国学生除50米跑成绩略有提高外,其他各方面素质自2000年以来继续下降。在广州闭幕的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一个名为《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的专题报告引起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家的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而这种“运动不足”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命活力。没有体力支撑的所谓素质,恐怕只能是空中楼阁。
与青少年身体“硬件”下滑相伴随而来的是他们道德、情操等“软件”的退化。近年在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中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偏执、敌对、自以为是、认为他人不可信;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抑郁,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焦虑、心里烦躁不安;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活动;情绪忽高忽低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等等。
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德轻力”“重智轻体”等观念的延续,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水平的改善、家用电器的增多与体育锻炼时间的不足,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加大,信息技术的发展等等原因,使他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降低,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在不断透支自己的青春和精力直到精疲力竭。
上述现实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孩子们如此的身体状态,还不能使他们坚强立
足,这种现状若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势必影响小到家庭的幸福和谐,大到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为此,许多家长以及社会各届发出了“救救孩子们”的呼喊,教育领域发出了给孩子们“减负”的号召,但许多教育学专家、学者们认为,要使孩子们真正的强大起来,则必须采取根本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参加科学的体育运动,并且他们一致认为这项体育运动非太极拳莫属。
现在,我们不妨看看有几位伟人有何高见:
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为太极拳书题词曰:“可以御侮,可以卫生,愿以此有百利而无一害之国粹为四百兆同胞之典型。”
1959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友人时说:“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可能给人的生活带来无限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
1960年,伟人毛主席为增强人民体质,提倡“打太极拳。”
1978年,敬爱的邓小平先生为日本友人题词“太极拳好。”
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时,晨练太极拳。
几代伟人高瞻远瞩,在伪科学混杂于科学之间,拨开迷障,为提高全民族体质,行健康于大道,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途,也只有太极拳获此殊荣。
前中国武术院院长徐才先生几年前曾在一篇文章中也说过,“太极拳是未来体育的一束熠熠新光。”
真正的太极拳是集儒家存心养性,内圣外王,释家明心见性,成菩萨、佛的果位、道家炼心见性,修真成仙,医家治病救人,颐养天年、武家保家卫国,克敌御辱之大成的,她沉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无限魅力和大智慧,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无论用于养生还是技击都会令人叹为观止!
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阴包藏着生命活动机能的物质基础,在体内而使外;阳是人的有机体物质的功能,在体外而卫体。”太极拳强调内外兼修,是为了使人体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功能相适应,使阴阳平和、内外平衡,从而达到身体的整体强壮。就此说的“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炼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从演练上说,太极拳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形神兼备、虚实变换、阴阳相济、天人合一”,“练武修德、体用一如”。这是一种真正身心相应、内外兼修的“全身运动。”它不但有整体性的身体锻炼,训练肌肉筋骨系统和内脏系统,而且还有整体的心理锻炼,训练神经系统、体液系统和经络系统等。其功夫境界不但包含技巧、内功、应变,而且还包含智慧、道德、个性,由此跟当代所提倡的“生理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这三大适应的现代立体健康概念相通暗合。
关于习练太极拳对青少年的影响,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在内表现为经络气血畅通、全身得养;在外表现为在内养的基础上人的形体、身体素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通过长期习练太极拳,对青少年的思维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使人的思维灵活、敏锐、简洁、深刻、开放;其思维活动有广大的自由空间,使创造力得以发挥、智慧得以展现、潜能得以开发;能够以联系的、辩证的、转化的观念看待事物的发展,懂得“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尊道贵德”、“谦下贵柔”、“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物极必反”、“祸福相依”等的道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懂得变通,不至于走极端、钻牛角尖;贵生、民胞物与的思维,使人怀有一颗平等的、感恩的心;在知行合一中践履武德、武礼、体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真情;在知情合一中体
会道德美及意境美。这些皆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使孩子成为身心俱健、文武兼备、刚健有为的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全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太极拳不仅有其独特的“内涵”,还有其独特的“外表”。太极拳不仅是一门拳术,还是一门艺术。有人说,“太极拳是立体的画,是流动的诗,是无声的音乐,是优美的舞蹈。”太极拳盘拳走架动静相兼,轻摇之如垂柳袅袅,徐行之若行云悠悠,真是仪态万千,典雅优美,和谐自然,飘逸凝炼,有人不知而己独知之妙。正如总理所说,是一种美的享受。故大家称太极拳为“文拳”、“哲拳”和“享受拳”。
太极拳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公众和外国朋友所青睐和享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拳打卧牛之地”和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地点、服装、场地、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练习,可以整套练,也可以单式练,而且都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当学习感到疲劳时,耍上几趟太极拳,顿时会感到神清气爽,倦意全消,精力恢复,学习效率会倍增。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最后,愿每个孩子都拥有强健的体魄,高尚的品德,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