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文化
地址:宿迁市富康路金茂商都
   西门院内二楼
手机:15370586555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太极文化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太极文化 » 《太极拳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怎样理解?
《太极拳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怎样理解?
发布时间:2015-03-12 10:35:06    被阅览数: 2166 次 来自:宿迁刘凯散打太极拳馆

        答:“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指太极拳对敌过程中对劲路、劲力速度变化的要求。太极不以力强取,而走以弱胜强的路线,如此则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成果,这个方针路线是极其科学的。
        在武术技击上达到以弱胜强的目标,必须避实击虚,这也是兵法强调的重要方略,太极拳种即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并渐渐完善的,至今渐成一个博大精深的学科,谓之太极拳学毫厘不过。
        在太极推手练习中,双方粘依各自施力并相互互走化,练习日久,渐渐改变原有用力习惯,从恃力强取渐至养成人刚我柔的走化习惯,习惯养成后,尤须加快速度,不论彼施力速度如何,皆能应力而走,速度劲力毫厘不爽,到此境界,方能应敌。不到此境,敌力强大,必于不留意间以力对顶,达不到小力胜大力的要求,故拳论强调“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要求练习太极拳者劲力达到水性,即如水一般,倒在碗里为碗状,倒在杯里呈杯形,如此敌方找不到我方劲路,必枉费劲力,我方则可乘虚而击,一击而得手。
     
〈孙膑兵法.威王篇〉有一段话,威王问孙“以一击十,有道乎?”孙膑对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太极拳攻其无备,即是粘依的结果;“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则是粘依的方针,即动急急应,动缓缓随。

故太极拳推手练习,也要讲究快慢相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版
刘凯个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