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文化
地址:宿迁市富康路金茂商都
   西门院内二楼
手机:15370586555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太极教学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太极教学 » 太极拳与中医经络
太极拳与中医经络
发布时间:2013-10-31 12:46:12    被阅览数: 1598 次 来自:宿迁刘凯散打太极拳馆
太极拳与中医经络
2013-7-12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经是比较大的线路,络是支线,经络在人体内自成系统,发源于脏腑,布流于肢体。它们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联系全身,运行气血的通路,纵横交叉,循环于人体内外,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孙脉,十二筋经及十二皮部等。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研究人体系统经络的组成、循环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实践。
   陈王庭结合经络学说创造了太极拳中缠绕运转的缠丝功练法。太极拳中手与腿的缠丝功有顺和逆之分,凡是顺缠劲都是从实腿的腹侧腰隙开始,凡是逆缠劲都是从背侧腰隙开始,并且主张行气时注意经络穴位。
   《黄帝内经》托名中华民族先祖“黄帝“,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是现存最早中国传统医学经典,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
   扁鹊(约前407—前310)姓秦,名越人, 中医鼻祖,战国时期齐国勃海莫(今河北任丘)人。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擅长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
   扁鹊的医学成就,主要在经络藏象。四诊合参以及辩证论治与综合治疗三个方面。其中,在经络藏象方面,扁鹊提出病邪沿经络循行和随脏腑深浅由表入里传变的理论。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一名旉,汉族,东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著名医学家,有“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之称。华佗有两大发明,一是麻沸散,可对病人麻醉后进行手术,减轻病人痛苦,一是五禽戏,五禽戏就是华佗根据人体经络以及脏腑和气血的功能,结合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特点,创编的一套对应五脏府的医疗保健体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明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李时珍在中医经络方面的主要贡献是著有《滨湖脉学》和《脉学奇经八脉考》,《滨湖脉学》共记述了27种脉象,在《脉经》24脉基础上增加了“长”“短”“牢”3种脉象。《脉学奇经八脉考》对每条奇经的循行和病等,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杨继洲(1522~1620),字济时,祖籍三衢(今浙江衢州六都),明嘉靖,万历年间人,针灸学家。杨继洲重视经络,用于辩证,应用经络,以施补泻,依据经络,辩证取穴。他认为针灸一定要与经络理论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杨继洲著《针灸大成》,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针灸专著,一直被奉为针灸学者所必备之书。《针灸大成》集明代以前针灸文献之精华,并切合临床实用,资料丰富而珍贵,标志着中医经络学说走向成熟。
  天圣针灸铜人,宋时期,针灸医官王唯一设计铸造铜人两具,被称作天圣针灸铜人。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354个穴名和657个穴位。天圣针灸铜人不仅是针灸医疗的范本,也开创了应用铜人进行教学的先河,成为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一大创举,在中医史上起到了重要意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版
刘凯个人微信